交通工程是中國最受重視、投入最多、收益最好的事業之一。國民經濟的發展、地方經濟的協調與合作、文化交流與國防的鞏固均需要交通事業做出最偉大的貢獻。但是基建作為一個國家的長遠大計,絕不能因為滿足了一時的需求就固步自封。
中國長期以來都被譽為基建狂魔,特別是作為交通運輸不可或缺的路橋工程,隨著經濟的迅猛開展及交通運輸的不斷攀升,我國路橋項目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據統計,2019年中國完成公路固定資產投資21895億元,比上年增長2.62%;2020年中國完成公路固定資產投資24312億元,比上年增長11.04%。不僅如此,我國還包攬了全世界的各種橋梁建筑之最,例如最高的橋——北盤江大橋,橋面距江面565.4米;最長的橋——丹昆特大橋,全長164.851米;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里……各種橋梁之最都在印證著中國的基建地位。根據《交通運輸標準化“十四五”發展規劃》指出,我國2025年要基本建立交通運輸高質量標準體系,并從現狀形式、總體思路、重點任務、保障措施四大部分進行了闡述規劃。這也在意味著我國路橋工程的發展在政策扶持下前景可期。
在政策利好的背景下,2021年10月亞洲國際交通技術與工程設施展覽會在成都舉行。展覽以“新基建賦能交通創新發展”為主題,通過“產品質量化、企業規?;推放迫蚧?rdquo;的發展方向,進一步加快建設具有前沿科技的新型基礎設施。展會中指出,交通技術的發展將同線上線下相結合,需求與供給相匹配,這有助于打造更為全面立體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全產業鏈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路橋工程的發展必要。
針對當前路橋施工行業成本高、利潤少、競爭激烈的行業現狀,路橋施工企業應積極利用“互聯網+”推動企業創新管理模式發展。數字經濟是世界潮流、時代機遇,是一場新經濟潮流。在發展大勢之下,中國路橋工程網正是改革創新的引領者,平臺通過物聯網技術、借助互聯網高新技術、建立企業大數據庫等手段,建設產銷合一的線上平臺,整合各區域地區路橋信息,保證行業發展透明度,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壯大自己。
中國路橋網的建立是跟隨數字時代發展的產物,網站現已開放對外招商中。平臺通過整合互聯網技術,將相關工業數據采集共享,并嘗試用數字技術摸排產業鏈痛點、難點,將線下發展消息閉塞、溝通困難等問題進行優化,為相關企業降本增效。平臺期望通過共享機制常態化提升供需對接效率,惠及更多企業和消費者。入駐企業可通過平臺獲得相關供應信息、求購信息,實現一站式信息采集獲取。除此之外,項目招標信息及行業展會信息也能夠幫助入駐企業隨時跟進行業動態,順應時代潮流,及時調整企業發展方向。
平臺的建立將加快推進路橋企業的線上發展,實現線上+線下發展新業態的融合,并且以高度開放包容的態度點亮創新之路,搭建共贏之橋。為中國路橋發展事業做出卓越貢獻。